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蓝皮书(序)

2021-04-26       浏览量:1459
图片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疼痛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人类对疼痛的治疗也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每一个时期对疼痛的认知态度及驱痛方法印证了社会文明发展形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疼痛诊疗的认知存在很大误区,一度错误的认为疼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实际上,多数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其本身就是一种疾病。2000年,疼痛已经被“世界疼痛大会”列为 “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这一里程碑事件让全球疼痛学科进入新的发展轨迹。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颁布,为疼痛领域发展确定了新目标,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此刻我作为亲历者见证者,看到中国疼痛事业取得的成就感慨万千。回首几十年来中国疼痛领域发展历程,我们在未知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从星火燎原到星光满天,从蹒跚起步到一路领跑,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尚处于成长阶段,一些重大创新成果相竞涌现,前沿治疗技术与创新药物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研转化也进入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的重要时期。一往无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成就了一个竞相绽放的局面,开拓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积极发展与内涵建设之路。


“免除疼痛是人们的基本权利和医师的神圣职责”是各国医疗服务的共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要求日益增加,对驱除疼痛的医疗需求十分迫切。医疗发展模式已从最基本的医疗安全转化到关注患者医疗感受和转归的新型医疗模式,也是代表了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水平。这和追求为病人消除身体疼痛感受,倡导“人文医疗”和“舒适化医疗”的目标高度一致,也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疼痛科在当今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时代之先声,开历史之先河。2020年在广大疼痛学界同道学者及仁人志士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下,以严谨的科研态度,通过摸索与论证,结合丰富实践与理论基础,以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辨证思维,基于对疼痛学科发展格局和趋势的深刻洞察,从顶层设计推进了实践基础上的循证创新,总结展望了中国疼痛领域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疼痛防控与健康促进战略蓝皮书: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是应时、应势、应运而生,必将写入史册。她的研创制定代表了我国疼痛学科迭代发展的时代符号,及时、系统、通俗、权威地凝炼了疼痛学科建设发展的大逻辑大规律,总结了疼痛临床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我国疼痛学术界又一重大理论体系创新的突破,以高水准的方法论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勾勒出疼痛学科发展路径图,见证了中国新时期医疗水平,折射出社会科学的进步。


《蓝皮书》的制定与发布,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关键时期,体现了我国政府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对疼痛病人的高度人文关怀,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国家大力推动分级诊疗的背景下,对基层医院、临床一线诊疗发挥规范引领作用,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全面详实的实践参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为全社会关注疼痛战胜疼痛树立了行动导向,成为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必将在全球疼痛学科发展史上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正视历史,把握现在,着眼未来,中国疼痛事业任重而道远。为民除痛是一条道路,我们在路上永无止境。让疼痛患者早点治疗,治疗的好一点,是我们永远努力的方向,永远没有终点。在此感谢为《蓝皮书》制定撰写付出努力的广大专家与同仁,也感谢辉瑞普强的大力支持。在《蓝皮书》正式发布之际,我们更期待未来,疼痛学科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东方看世界,承载历史与传统,肩负今日和未来,书写更多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精彩故事!

图片


服务热线:

010-67688602

MedMagic医学传播机构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